眾所周知,就配列而言,Owlab的前三把鍵盤分別是65、75、80,體積越來越大,但都是客制化套件中最主流的配列。
在做第四把鍵盤時,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做哪個配列?
按群裡的說法,該做104了,但寶貴的桌面空間不允許; 或者做個60?但方向區和功能區的缺失讓我們非常猶豫,畢竟工作室的初衷一直都是“做好用的鍵盤”
不是說60不好用,但它對入門者來說仍然需要一些適應的時間。
最後,我們做了個挺大膽的決定做一把好用、好玩、好看的人體工學Alice鍵盤。
我們深知Alice配列哪怕放在客制化鍵圈也不是主流,如果只是出於商業性上的考量,這絕對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打樣之後,我們發現它真的很好用,很容易上手,而且越用越舒服。
除了好用之外,我們也盡我們所能讓它好玩,而且好看。
我們給這把鍵盤起名叫Spring,這個英文有好幾層含義,恰好符合了這把鍵盤的幾乎所有特性,請允許我一一道來。
一、設計
1.設計定位:一把好用、好玩、能讓你身邊人側目的鍵盤。
2.配列設計:OwLab從創建起一直以來秉承的理念,就是做一把好用的鍵盤。
傳統的Alice配列本質上是60配列的人體工學變體,缺少日常工作中較常用到的方向區和功能鍵,對於資深玩家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對於非資深玩家而言,總會有些適應性的問題。
為了能讓大多數人更輕易地上手,願意去用它,我們給Spring設定了個原則:必須帶方向區和常用的功能鍵。
然而Alice因人體工學佈局的原因,本身在視覺上是不規整的。
在以60為基礎的標準Alice配列上,左右對稱性尚且良好,但一旦加上右側的方向區和功能鍵,視覺上的失衡 就非常明顯,會有一種一邊重一邊輕的感覺。
所以在Spring的配列設計時,我們參考優化了Alice配列中比較實用的一個分支—Arisu配列。
傳統Arisu佩列
在Arisu鍵位佈局的基礎上,我們讓類65的佈局上同時放置“Esc” 和 “~”鍵,更貼近普通玩家的使用習慣,並把鍵盤正面的視覺重心左移。
與此同時,我們把分離的方向區改為緊湊佈局,進一步左移重心。
我們還取消了左空格右邊使用率較少的1u功能鍵,使鍵盤的一體性更強,並進一步調整了居中的視覺平衡性,當然更好的平衡性也帶來更好的手感和聲音的一致性。
Spring所使用的ARISU優化方案↓
配列設計而言,我們相信Spring達到了實用與外觀的良好平衡,既好用,又好看。
還有一點可能需要向非資深玩家說明的是,您珍藏的鍵帽,絕大部分是可以在這個配列下直接使用的(短空格用兩個Shift),以GMK為例,標準的Base Kit足以滿足需求。
3.外觀: OwLab的外觀設計理念在符合最基本的美學元素的基礎上適當的自我表達,而這最基本的東西,我們認為是比例、平衡和一致性。
從Suit80開始,我們開始逐漸完善並形成我們自己的設計風格——簡潔、平衡、內斂,並在與主要設計元素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加入適當的細節給玩家以挖掘的樂趣。
(1)正面設計: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Alice實在是太獨特了,如果說你在辦公室裡用Suit,你的同事要聽到敲擊聲才產生好奇心的話
那麼對於Spring來說,大多數人第一眼看到便會有過來試試的衝動, 同時Alice本身的獨特性使得其他任何試圖吸引視覺焦點的設計都會變得畫蛇添足,
通過配列設計我們保證正面視覺效果的平衡與和諧,只在左下角的空白區域加入了一個非常低調的燈條。
熟悉我們作品的玩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會心一笑,沒錯,這個燈帶致敬了第一把鍵盤—Voice65。
配重內部雷射花紋Logo,讓人回想起Suit80。
(2)Logo設計:與上一把Suit80一樣,為了豐滿Spring的形象,我們為其製作了獨屬於它的Logo,
以波普風格為概念,採用幾何拼貼方式, 輔以低飽和色塊撞色效果,激光雕刻在不同光線角度下變換的色調,都給Spring本身帶來一種特有的藝術性。
Logo中的小彩蛋
對於Spring這個命名,既是對於過去一年半的總結,也寓意著一個新的開始,並預示在2022年OwLab會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3)側面設計:Spring側面採用了層疊弧線來勾勒兩側的線條,也是OWLab首次脫離中框設計後的新的語言嘗試,配合PVD鏡面配重側邊的映襯,顯得更立體並值得玩味。
(4)底部設計:Alice配列本身帶來的不規則形狀,配合上巨大的不銹鋼的配重,加上一長兩短的腳墊,通過對稱設計平衡了視覺重心之餘,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非常有特徵的造型。
我們也嘗試過加入各種形狀的logo設計,但都會顯得多餘與不耐看。
最終我們希望將玩味和樂趣構建在於配重和底殼大面積的色彩碰撞上,並通過多種多樣的配重工藝來達到這一目標。
二、結構 Spring的第二層含義是彈簧,暗含了OWLab在這把鍵盤結構上的大膽創新嘗試,這也是它被命名為Spring的核心原因之一。
結構爆炸圖
內膽結構示意圖對於這個結構的初衷,最早來源於很多客戶反饋Jelly的鋁定過硬,因此我們在Suit上對鋁定進行大膽的開槽,這樣鋁定就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表現,
但最終很大一部分人對於Suit最終4種定位板的手感表現,最佳手感上把票投給了Fr4,因此我們也對Fr4這個材料進行了總結,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Fr4作為LeafSpring最均衡, Fr4的LeafSpring不像鋁那麼硬,不會像Pom和Pc一樣過軟。
因此我們就萌生一個想法。
能不能找一種彈性均衡的材料來做LeafSpring?提供一個均衡的彈性,讓定位板回歸材料的本質,只為聲音和触底的手感服務。
1.Leaf-Spring Mount 我們的前三把套件都是Gasket結構,但是在Spring上面,我們想做點不一樣的東西。
Leaf-Spring最大的結構特點是主要受力方向垂直於鋼板彈簧長度,而鍵盤雖然縱向空間不足,但在橫向上卻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這樣的話,通過調試出合適的力臂長度和板簧材質, 我們就可以獲得我們需要的彈性,而不再受定位板或PCB本身材質的限制。
Spring設計了8個單片板簧作為定位板的支撐主體,配合軟矽膠連接,在板簧與硅膠件雙重緩衝下,完全緩衝鍵入時產生的碰撞回饋。
雖然定位板和PCB是一個整體的內膽,但我們還是決定連接在定位板上,這樣可以在敲擊輸入時給手指一個最清晰明確的反饋。
通過板簧結構支撐定位板和內膽,而不是輔助緩衝的結構設計,目前並沒有成熟的方案類別,我們只能將之命名為Leaf-Spring Mount。
在樣品調試階段,我們針對不同區域的按鍵分佈以及定位板結構,調整了不同區域的板簧支撐力度,從而做到全域鍵入回饋的平衡,實現了更為軟彈的輸入反饋,並獲得了手感上良好的一致性。
新結構下,為了實現鍵盤全域的軟彈效果,且需要保留軸體觸底時應有的正常鍵入反饋,金屬簧片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我們在套件研發過程中發現一般金屬在長期鍵入和安裝、運輸過程中,因為金屬疲勞很容易讓結構效果大打折扣。
得益於我們對材料的的探索和成型工藝的不斷研發, 最終我們找到了最適合客制化套件使用場景的彈性金屬—鈹銅
既好玩又好用,也非常期待得到玩家們的認同。
創新總是有風險的,但對這次嘗試的效果,我們非常地滿意。
結構的創新最終服務於手感和聲音的更佳體驗,至少在這兩個方面,Spring沒砸掉OWLab的招牌,
同時在開模成型後,優秀的支撐性能也讓內膽在完全懸浮,高強度鍵入環境下依然保持了極好的穩定性。
鈹銅具備高硬度、高彈性、高可塑性的特點,這些優點在讓其在長期使用中成為無法替代的優秀材質
2.PCB設計 與此同時,在Suit80上已經得到充分驗證且具有良好口碑的單鍵開槽PCB同樣也會應用到Spring中,
正如同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每個套件上不斷探索,不斷進化並沉澱,讓“下一把更好”成為現實。
PCB實拍
3.定位板設計 與SUIT80一樣,為了匹配單鍵開槽PCB的特性,我們在硬質定位板上使用了更為大膽的開槽方式,
尤其在Alice這種不算很規整的佩列中,大量開槽的情況下定位板的結構強度會有所下降, 全尺寸的定位板在新結構下無法發揮出結構的最優效果。
因此,我們使用了分離定位板的方式,縮小定位板面積,以達到左右手在鍵入時有更加獨立的感受和反饋。
硬軟定位板開槽示意圖
與此同時,我們依然準備了四種材質的定位板,供大家不同需求情況下進行選擇,希望Spring能全方位涵蓋你的使用場景,做到最完整的輸入體驗 許多朋友向我們反映過,像Alice這種人體工學配列,為了適配手腕輸入角度,鳥瞰視角上左右兩條顯眼的裂縫多少會讓視覺感受留下遺憾,
因此我們也專門開發了一個定位板美化小配件,每張定位板都會配發一套美化貼片,加強上了鍵帽之後的套件的整體感。
4.消音方案設計 因為構造上相對於過往的套件都更加特殊,因此我們在消音方案上也重新進行了設計,針對每一個大鍵位都進行更加有效的封閉式填充,
並且針對大鍵位的套件腔體進行利用,強化大鍵鍵入的聲音,讓“麻將聲”也可以出現在類Alice的鍵盤上。
夾心棉大鍵位
兩張PORON
5.參數
輸入角度:7.5°
寬度:132mm
長度:347mm
前高:19.3mm
6.配件表
上殼*1
下殼*1
不銹鋼配重*1
PCB,PSD防靜電
USB子板及排線
兩塊分離定位板(材質四選一)
雙層夾層(夾層PORON+軸下墊)
底部PORON
配重連接件*4
鈹銅彈片*8
矽膠Gasket連接件*10
矽膠限位蓋*10 矽膠導光柱*1
矽膠導光柱套*1
矽膠腳墊短*2
矽膠腳墊長*1
Eva遮光條*1
定位板美化貼*1
配重貼膜
鍵盤布*1
螺絲刀*1
Arisu衛星軸*1套(5×2u)
螺絲若干
鍵盤包
眾所周知,就配列而言,Owlab的前三把鍵盤分別是65、75、80,體積越來越大,但都是客制化套件中最主流的配列。
在做第四把鍵盤時,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做哪個配列?
按群裡的說法,該做104了,但寶貴的桌面空間不允許; 或者做個60?但方向區和功能區的缺失讓我們非常猶豫,畢竟工作室的初衷一直都是“做好用的鍵盤”
不是說60不好用,但它對入門者來說仍然需要一些適應的時間。
最後,我們做了個挺大膽的決定做一把好用、好玩、好看的人體工學Alice鍵盤。
我們深知Alice配列哪怕放在客制化鍵圈也不是主流,如果只是出於商業性上的考量,這絕對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打樣之後,我們發現它真的很好用,很容易上手,而且越用越舒服。
除了好用之外,我們也盡我們所能讓它好玩,而且好看。
我們給這把鍵盤起名叫Spring,這個英文有好幾層含義,恰好符合了這把鍵盤的幾乎所有特性,請允許我一一道來。
一、設計
1.設計定位:一把好用、好玩、能讓你身邊人側目的鍵盤。
2.配列設計:OwLab從創建起一直以來秉承的理念,就是做一把好用的鍵盤。
傳統的Alice配列本質上是60配列的人體工學變體,缺少日常工作中較常用到的方向區和功能鍵,對於資深玩家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對於非資深玩家而言,總會有些適應性的問題。
為了能讓大多數人更輕易地上手,願意去用它,我們給Spring設定了個原則:必須帶方向區和常用的功能鍵。
然而Alice因人體工學佈局的原因,本身在視覺上是不規整的。
在以60為基礎的標準Alice配列上,左右對稱性尚且良好,但一旦加上右側的方向區和功能鍵,視覺上的失衡 就非常明顯,會有一種一邊重一邊輕的感覺。
所以在Spring的配列設計時,我們參考優化了Alice配列中比較實用的一個分支—Arisu配列。
傳統Arisu佩列
在Arisu鍵位佈局的基礎上,我們讓類65的佈局上同時放置“Esc” 和 “~”鍵,更貼近普通玩家的使用習慣,並把鍵盤正面的視覺重心左移。
與此同時,我們把分離的方向區改為緊湊佈局,進一步左移重心。
我們還取消了左空格右邊使用率較少的1u功能鍵,使鍵盤的一體性更強,並進一步調整了居中的視覺平衡性,當然更好的平衡性也帶來更好的手感和聲音的一致性。
Spring所使用的ARISU優化方案↓
配列設計而言,我們相信Spring達到了實用與外觀的良好平衡,既好用,又好看。
還有一點可能需要向非資深玩家說明的是,您珍藏的鍵帽,絕大部分是可以在這個配列下直接使用的(短空格用兩個Shift),以GMK為例,標準的Base Kit足以滿足需求。
3.外觀: OwLab的外觀設計理念在符合最基本的美學元素的基礎上適當的自我表達,而這最基本的東西,我們認為是比例、平衡和一致性。
從Suit80開始,我們開始逐漸完善並形成我們自己的設計風格——簡潔、平衡、內斂,並在與主要設計元素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加入適當的細節給玩家以挖掘的樂趣。
(1)正面設計: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Alice實在是太獨特了,如果說你在辦公室裡用Suit,你的同事要聽到敲擊聲才產生好奇心的話
那麼對於Spring來說,大多數人第一眼看到便會有過來試試的衝動, 同時Alice本身的獨特性使得其他任何試圖吸引視覺焦點的設計都會變得畫蛇添足,
通過配列設計我們保證正面視覺效果的平衡與和諧,只在左下角的空白區域加入了一個非常低調的燈條。
熟悉我們作品的玩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會心一笑,沒錯,這個燈帶致敬了第一把鍵盤—Voice65。
配重內部雷射花紋Logo,讓人回想起Suit80。
(2)Logo設計:與上一把Suit80一樣,為了豐滿Spring的形象,我們為其製作了獨屬於它的Logo,
以波普風格為概念,採用幾何拼貼方式, 輔以低飽和色塊撞色效果,激光雕刻在不同光線角度下變換的色調,都給Spring本身帶來一種特有的藝術性。
Logo中的小彩蛋
對於Spring這個命名,既是對於過去一年半的總結,也寓意著一個新的開始,並預示在2022年OwLab會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3)側面設計:Spring側面採用了層疊弧線來勾勒兩側的線條,也是OWLab首次脫離中框設計後的新的語言嘗試,配合PVD鏡面配重側邊的映襯,顯得更立體並值得玩味。
(4)底部設計:Alice配列本身帶來的不規則形狀,配合上巨大的不銹鋼的配重,加上一長兩短的腳墊,通過對稱設計平衡了視覺重心之餘,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非常有特徵的造型。
我們也嘗試過加入各種形狀的logo設計,但都會顯得多餘與不耐看。
最終我們希望將玩味和樂趣構建在於配重和底殼大面積的色彩碰撞上,並通過多種多樣的配重工藝來達到這一目標。
二、結構 Spring的第二層含義是彈簧,暗含了OWLab在這把鍵盤結構上的大膽創新嘗試,這也是它被命名為Spring的核心原因之一。
結構爆炸圖
內膽結構示意圖對於這個結構的初衷,最早來源於很多客戶反饋Jelly的鋁定過硬,因此我們在Suit上對鋁定進行大膽的開槽,這樣鋁定就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表現,
但最終很大一部分人對於Suit最終4種定位板的手感表現,最佳手感上把票投給了Fr4,因此我們也對Fr4這個材料進行了總結,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Fr4作為LeafSpring最均衡, Fr4的LeafSpring不像鋁那麼硬,不會像Pom和Pc一樣過軟。
因此我們就萌生一個想法。
能不能找一種彈性均衡的材料來做LeafSpring?提供一個均衡的彈性,讓定位板回歸材料的本質,只為聲音和触底的手感服務。
1.Leaf-Spring Mount 我們的前三把套件都是Gasket結構,但是在Spring上面,我們想做點不一樣的東西。
Leaf-Spring最大的結構特點是主要受力方向垂直於鋼板彈簧長度,而鍵盤雖然縱向空間不足,但在橫向上卻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這樣的話,通過調試出合適的力臂長度和板簧材質, 我們就可以獲得我們需要的彈性,而不再受定位板或PCB本身材質的限制。
Spring設計了8個單片板簧作為定位板的支撐主體,配合軟矽膠連接,在板簧與硅膠件雙重緩衝下,完全緩衝鍵入時產生的碰撞回饋。
雖然定位板和PCB是一個整體的內膽,但我們還是決定連接在定位板上,這樣可以在敲擊輸入時給手指一個最清晰明確的反饋。
通過板簧結構支撐定位板和內膽,而不是輔助緩衝的結構設計,目前並沒有成熟的方案類別,我們只能將之命名為Leaf-Spring Mount。
在樣品調試階段,我們針對不同區域的按鍵分佈以及定位板結構,調整了不同區域的板簧支撐力度,從而做到全域鍵入回饋的平衡,實現了更為軟彈的輸入反饋,並獲得了手感上良好的一致性。
新結構下,為了實現鍵盤全域的軟彈效果,且需要保留軸體觸底時應有的正常鍵入反饋,金屬簧片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我們在套件研發過程中發現一般金屬在長期鍵入和安裝、運輸過程中,因為金屬疲勞很容易讓結構效果大打折扣。
得益於我們對材料的的探索和成型工藝的不斷研發, 最終我們找到了最適合客制化套件使用場景的彈性金屬—鈹銅
既好玩又好用,也非常期待得到玩家們的認同。
創新總是有風險的,但對這次嘗試的效果,我們非常地滿意。
結構的創新最終服務於手感和聲音的更佳體驗,至少在這兩個方面,Spring沒砸掉OWLab的招牌,
同時在開模成型後,優秀的支撐性能也讓內膽在完全懸浮,高強度鍵入環境下依然保持了極好的穩定性。
鈹銅具備高硬度、高彈性、高可塑性的特點,這些優點在讓其在長期使用中成為無法替代的優秀材質
2.PCB設計 與此同時,在Suit80上已經得到充分驗證且具有良好口碑的單鍵開槽PCB同樣也會應用到Spring中,
正如同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每個套件上不斷探索,不斷進化並沉澱,讓“下一把更好”成為現實。
PCB實拍
3.定位板設計 與SUIT80一樣,為了匹配單鍵開槽PCB的特性,我們在硬質定位板上使用了更為大膽的開槽方式,
尤其在Alice這種不算很規整的佩列中,大量開槽的情況下定位板的結構強度會有所下降, 全尺寸的定位板在新結構下無法發揮出結構的最優效果。
因此,我們使用了分離定位板的方式,縮小定位板面積,以達到左右手在鍵入時有更加獨立的感受和反饋。
硬軟定位板開槽示意圖
與此同時,我們依然準備了四種材質的定位板,供大家不同需求情況下進行選擇,希望Spring能全方位涵蓋你的使用場景,做到最完整的輸入體驗 許多朋友向我們反映過,像Alice這種人體工學配列,為了適配手腕輸入角度,鳥瞰視角上左右兩條顯眼的裂縫多少會讓視覺感受留下遺憾,
因此我們也專門開發了一個定位板美化小配件,每張定位板都會配發一套美化貼片,加強上了鍵帽之後的套件的整體感。
4.消音方案設計 因為構造上相對於過往的套件都更加特殊,因此我們在消音方案上也重新進行了設計,針對每一個大鍵位都進行更加有效的封閉式填充,
並且針對大鍵位的套件腔體進行利用,強化大鍵鍵入的聲音,讓“麻將聲”也可以出現在類Alice的鍵盤上。
夾心棉大鍵位
兩張PORON
5.參數
輸入角度:7.5°
寬度:132mm
長度:347mm
前高:19.3mm
6.配件表
上殼*1
下殼*1
不銹鋼配重*1
PCB,PSD防靜電
USB子板及排線
兩塊分離定位板(材質四選一)
雙層夾層(夾層PORON+軸下墊)
底部PORON
配重連接件*4
鈹銅彈片*8
矽膠Gasket連接件*10
矽膠限位蓋*10 矽膠導光柱*1
矽膠導光柱套*1
矽膠腳墊短*2
矽膠腳墊長*1
Eva遮光條*1
定位板美化貼*1
配重貼膜
鍵盤布*1
螺絲刀*1
Arisu衛星軸*1套(5×2u)
螺絲若干
鍵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