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Neo Studio,經過前幾款發售,我們也即將迎來第四款產品,一款以人體工學為導向,兼具美觀與手感的鍵盤 - Neo Ergo。
眾所周知,人體工學鍵盤在發明初期,旨在緩解辦公人群在長時間久坐和使用鍵盤的情況下對手腕、肩膀等易疲勞位置的損害,然而,目前市面流行的大部分客制化人體工學鍵盤都基於Linworks的EM7以及改進後的TGR Alice進行配列上的改良,只做到了對手掌及手臂等開合位置做出了優化,經過對市面上類alice配列鍵盤、直列分體式鍵盤、垂直式人體工學滑鼠的體驗和長時間的使用和總結,我們帶來了我們的鍵盤。
一、提出需求 在我們看來,我們給人體工學鍵盤提出了以下幾個需求
1、絕對的容易上手,不影響日常的工作。
2、緩解手臂打字時的內旋及手掌翹起問題,讓打字姿勢趨向自然。
3、配列的美觀實用。
4、外觀耐看。
5、聲音手感方案合理。
二、解決需求 1、絕對的容易上手,不影響日常的工作。 該人體工學鍵盤的展現形式選擇,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一部分人對該鍵盤的定義,人體工學鍵盤的最終客制化歸宿也許就是分體鍵盤,但考慮到目前大多數人群仍然使用常規配列鍵盤,分體式鍵盤擁有比常規鍵盤更長的學習和適應周期,因此類alice造型的非分體鍵盤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2、緩解手臂打字時的內旋及手掌翹起問題,讓打字姿勢趨向自然。 普通類Alice鍵盤傾斜的配列只僅僅緩解了手腕在使用鍵盤時的擺放姿勢。但是手掌的翹起和手臂的內旋問題依舊存在,在對羅技ergo K680等一體式ergo鍵盤的使用後,我們發現,中間隆起的類帳篷形式能一定程度上的緩解這一類問題,能夠減輕鍵入時的姿態負擔。使手臂肌肉和手腕相對處於自然放鬆的狀態。
3、配列的美觀,對稱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適應更多不同人的需求。 配列的美觀和對稱,一定程度上是類Alice鍵盤玩家比較看重的一個點。更重要的是,對稱的配列對帳篷式鍵盤有很大的幫助,由於我們無法判斷每個使用者的慣用手,因此,NEO Ergo配列數據全部從0開始自研,相比於擁有方向鍵類Alice鍵盤的右長左短,NEO Ergo更加符合現有類Alice配列的審美,同時,F鍵和J鍵居中並處於同一水平線內,以保證左右手高度的統一
且針對不同玩家敲擊空格的位置,加以優化,可左右自由組裝符合自己大拇指敲擊位置空格的長短。(2.75u & 2.25u),此外,NEO Ergo外殼左右分區的長度、配列兩側的階梯、乃至門牙數據,都如60%配列一般對稱,這是市面上所有類Alice套件都沒能做到的,帶來的好處是左右分區完全一致,很大程度上平衡且規範了使用者的姿態。最最關鍵的是,對稱的一致性,帶來使用時的身心愉悅是倍增的。
由於Neo工作室對鍵盤日常使用的便利性要求是極高的,因此我們沒有追求過分的帳篷傾斜角度,轉而對日常輸入影響最大的前高進行了極致的優化,使玩家用戶輕松上手。相信嘗試Ergo的用戶有切換不同鍵盤使用的需求,因此,在適應使用不同鍵盤時,我們希望它可以無縫銜接,而不會對切換鍵盤的熟悉產生一定的困難。
在鍵盤的右下角區域,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組裝帶/不帶方向鍵的配列,也可以根據VIA軟體的特性,使用長按短按功能,實現不同功能配置。
同時,我們提供額外選購的手托,來進一步降低適應難度,在增加手托的情況下,最低處僅為4.5mm,實際體驗放上雙手,就和平放在桌面一般自然。我們強烈建議Neo Ergo搭配手托使用,讓整體擁有更接近平常鍵盤的坡度過度,讓日常使用舒適度更上一層樓。
4、外觀 正面: 由於深入骨髓的對稱,以及特殊的配列和形態,正面並不需要太多的點綴,我們加入了三顆RGB燈來平衡左右分區的留白,來讓他更加復古和耐看。大額頭的切角,是正面的獨特之處,為臃腫的正面分佈而瘦身。同時我們引入了鍵位縫隙RGB燈,這非但美化了配列彎曲帶來的縫隙,還一定程度上為手指指法擺放起了導向作用,減短大家對帳篷式鍵盤的適應期。
側面: 家族式切角設計,帳篷式alice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我們認為它的側面更加是需要低調且耐看的。
背面: 我們繼承並復雜化了Neo65上的星環LOGO設計理念,使用嵌套的做法為星環logo增加撞色點綴,同時不得缺失的品牌LOGO也蘊含其中。
自選星球銘牌件,讓背部更具個性定義
USB口: 由於帳篷式的設計,我們不想這個位置變得單調,我們引入了核心件這個概念來在這個位置完成撞色需求,同時也能成為一個“側條”,讓帳篷式鍵盤原本厚重的USB口位置增加了更多的層次和流暢感。
手托: 亞克力版本由CNC全爬坡加工處理,材料經過多重工藝加硬處理,抗壓程度超越PC等日常用料,再經過手工打磨與特殊磨砂處理,此處磨砂並非噴砂工藝,更加的抗劃痕和耐用,並且觸感更加絲滑。
木質版本由全人工打磨製作而成,配合環保的進口面漆,得到細膩且順滑的表面。
※木質手托為隨機紋理。
5、結構和聲音方案 核心件的加入不僅讓外觀擁有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更讓我們在一定的預算成本內達成有效的實現方案,核心件呈三角形,我們將帶主控晶元的小板+磁針轉接板+電池埋入其中。左右PCB通過磁針完成連接,很好的解決了坡度鍵盤需要重復接多根排線的困擾,同時核心件上方則擁有一塊鋁合金結構支架,支撐內膽結構以及提供一定軟彈的同時做好限位。
核心件還為底殼內腔形成一個坡度,讓內膽擁有活動空間的同時,在底殼形成鈍角三角形的V字腔體,並由結構支架隔離分區。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左右兩個打字半區都擁有自己的小型腔體,聲音在乾凈凝實的基礎之上擁有一定的腔體共鳴。
本次我們首次使用了左右分佈的Gasket,在數次打樣時,我們發現常規的上下排列Gasket在傾斜結構時造成的空腔是不確定的,因此,我們選擇了更適應人體工學的敲擊體驗,類Alice配列鍵盤輸入時手指大多是不會大範圍移動的,於是我們調整結構分佈,以帳篷最高點為起點,最適合發力的手指區域軟彈度最高。根據分離鍵區時的手指發力甜區,來平衡不一樣的敲擊反饋,賦予了這把鍵盤不一樣的鍵入體驗。
同時,我們訂製開模的特殊形狀矽膠,讓內膽即使是在傾斜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極好的限位。
由於配列和使用姿態不同,Ergo能否長時間的使用還取決於你是否找到這個使用姿態下最適合的軸體,因此磁針加快拆,真替換,真快速,讓你更快的進入狀態。